小三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同患乙肝,为何命运迥异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http://m.39.net/pf/a_4564815.html

文·王振坤

在诊室里刚喘口气,突然抬进一名重症病人,来人说:“医生,挂号的人马上就来了,请您先给他看看吧。”“可以。”我答道并开始问诊和体检。

“王主任,你还认识我吗?我是老郑。5年前你给我看过病,我还住了几天院。”一个低弱的声音传来。我端详病人的面孔,脖子上的3痣映入眼帘,使我猛然想起“福星高照”的故事。

他叫郑万年,身高一米八的帅哥,我那时还曾开玩笑他说有这“福星”照着,一定会“长寿万年”的,任何疾病都不在话下。可如今他已是大肚子、小细脖、面*肌瘦、高度腹水,坐起都有困难。

没等我问,老郑就说:“别提了,王主任,我住院一个月,服用你给我开的抗病*药明显好转,可是出院后我服用1年就停了,因为我感觉用药后恢复得不错,能吃能睡,体力也可以,有人说抗病*药是吃多了停不下来,成瘾,对身体有害。我稀里胡涂地给停掉了,服用汤药不好不赖地维持有三个多月,谁知道,不知不觉就犯病了,我去找医生,在原来的方剂上加加减减继续服用,之后时好时坏,又坚持服用半年,我、我、我……”他不说了,只是在那儿喘气。

我正在低头给老郑开化验单,又一个人闯进来道:“王主任,我是来复查的,请您也给我把化验单开了,正好三个月了,该复查了。”我抬头一看是老郝。

这时,老郑突然插话:“老郝呀?你还认识我不?”

“你是——”

“我是老郑。”老郝上前握住躺在床上老郑的手说:“你怎么搞的,病成这样?”

老郑没有说出话,却有几滴清泪流了下来:“我已进展为肝硬化了。”

说来也巧,5年前他俩一前一后来找我看病,因为一个姓郑,一个姓郝,都是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病情也大体相同,这“一正一好”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然而,老郑从我这里出院,就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老郝却按照医嘱服药,医院复查,现在恢复得非常理想,并已上班了。

对这两个病例我沉思良久。慢性乙肝并不可怕,只要严格执行专科医生的医嘱,大多数都可获得比较满意的预后,能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那么郑患者和郝患者的预后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原因不少,但最重要有这样几条:

1

中草药没有抗乙肝病*作用

年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就指出中草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但尚需设计严谨执行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抗病*效果”,而年更新版《指南》在抗病*治疗上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一点,世界各国也都否定了中草药的抗乙肝病*作用。临床实践证明,现有的任何中草药都不能替代《指南》推荐的抗病*药物。强调一下,我们切不可再将“清热解*”类中草药当成抗乙肝病*药物应用,清热解*和抗乙肝病*之间不能划等号。老郑这个教训必须让大家知悉。

2

老郑缺少治疗中的科学监测

相反,老郝按照专科医的医嘱定期监测,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医院门诊监测,并和医生沟通病情。年新版《指南》提出,在长期应用核苷(酸)类抗病*药物中需要检查的项目及频率,所有乙肝病人一定要认真执行:血常规、HBsAg/抗HBs、HBeAg/抗HBe、甲胎蛋白(AFP)、肝脏硬度测定值(LSM)腹部超声等,每6个月检测一次,直至治疗结束;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HBVDNA等每3~6个月检测一次;服用替比夫定者应每3~6个月检测一次肌酸激酶,服用替诺福韦和阿得福韦的病人应每3~6个月检测一次肌酐和血磷。在治疗结束后,仍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定期检测。检测目的是为了评估治疗效果、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治疗结束后的监测同样重要,新版《指南》要求:(1)治疗结束后,不论患者在抗病*治疗中是否获得应答,在停药后3个月内应每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乙肝病*血清标志物(二对半)及HBVDNA,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上述项目,至少应监测一年,以便及时发现肝炎复发及肝功能恶化;(2)对于转氨酶持续正常且HBVDNA低于检测值下限者,至少半年进行一次HBVDNA、肝功能、AFP和超声影像检查;(3)对于转氨酶正常但HBVDNA阳性者,需每6个月进行一次HBVDNA、AFP和超声影像检查;(4)对于肝硬化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AFP和腹部超声显像,必要时做CT或核磁共振,以期早期发现肝癌,被诊断肝硬化后,还应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有无曲张及其进展情况。必须记住,停药不是完事大吉,乙肝治疗是一项“大工程”,治疗中和停药后的监测都属于这项“大工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老郑擅自停用了专科医生依据《指南》推荐而开出的抗病*药物

据有关权威资料,63%的慢性乙肝病人在口服抗病*药物过程中都曾有过自行停药行为,停药后有57%病人的病情加重。这里有一个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认识问题,有人说它是“顶药”,意思是总也停不下来,停了就复发;还有人说它是“成瘾”药,停不掉、离不开,不就是成瘾吗;也有人说长期服用会将吃坏肝脏等等。

我们不妨简略分析一下这几种说法。说核苷(酸)类药物是“顶药”肯定是错误的,它是抗病*药,没有了病*,何来乙肝?所以,应当说它是“治本”药物,长期抑制病*,病人就会大大受益,尽管它不是“清除”病*的药物,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规范应用抗病*药物,肝硬化、肝癌等合并症就会不来或少来侵袭你,本文的老郑和老郝的预后也是有力的证明。说服用它会“成瘾”更是无稽之谈,与“成瘾”不沾边儿,此话太不靠谱,核苷(酸)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服用时间长,不易复发,服用时间越长,受益也越多,目前尚无清除病*的药物,长期服用它是最好选择。那么长期服用是否会“吃坏肝脏”?当然不会,相反,随意停药、吃吃停停、拒绝服用,您的肝脏才会“坏”(肝硬化、肝癌不期而来)。

的确,核苷(酸)类药物有缺点,如疗程长或不确定、不能彻底清除病*、病*会发生变异等,但是,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就没有大的风险,也会获得满意效果。不要滥用医嘱之外的药物,在家里用药,一定要医院复查,和专科医生建立起沟通渠道,有啥疑虑,及时向医生咨询。病人做到了,就不会发生“老郑式悲剧”。

最后我透露一下:老郑住院不到二个月,终因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症病逝。老郝获知,竟然哇哇大哭起来:“教—训—呀,教训呀!”

END

肝博士精选推荐详情请戳

脾肿大就是肝硬化了吗?

为什么小三阳患者成为癌变爆发的群体?

乙型肝炎病*,你知道多少?

血的教训,爱无法重来!

体检发现脂肪肝,我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点击"阅读原文"和下方广告栏

喜欢,请给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