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所说的寒热,有时还真不好判断 [复制链接]

1#

中医辨证论治从属八刚,其中以寒热最为难辨。清代有个医案,一人性命垂危奄奄一息,求治许多中医,众医觉得患者身热脉跳有力,辨为身体有大热,都开方或建议喝白虎汤。清代名医徐大椿正好路经此地,一番辨证之后,所得结果与众医完全相反,认为是身体大寒引起的,建议服四逆汤。

医生争论没关系,但患者家属紧张了,不知听谁的好。徐大椿不愧为有胆有识的中医,当即拍板,若患者服他开的药后毕命,愿以命扺命。家属看徐大椿态度如此决绝,就服了徐大椿开的四逆汤。结果沒几分钟,患者就醒过来好了。

现实中类似的医案已经几乎绝迹了,危重病人一般都选择西医。像陕西名医李可那样,当地重症患者垂危之人,都医院,用中药抢救,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一个神话了。

但中医既然存在一天,就会存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寒性热性仍然是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手段。可寒性热性有时还真不好辨。正如上述的医案一样,辨不清寒热直接影响到生与死。现在虽然不必经历这样的考验,但寒与热在人身体内的反应错综复杂,医者稍有误诊,不仅投药无效,反而变生出其他祸端。

那么人体的寒热应该怎样辨证,才能减少临床的误诊呢?

总体方向当然不能离开《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在中医界,六经是个存在争议的话题,这里沿用的是表里半表半里的六经概念。三阳明显的属于阳性证,身体表现以热居多。如里热的阳明证,脉洪大,便秘,口渴欲饮水,不怕冷只怕热。三阴基本上属于阴性证,也即中医常说的寒证。只有辩清热在什么部位,寒在什么部位,用药也就有了依据。

但今天的话题并非围绕这个,主要阐述的,还是疑难杂症范围内的寒热错杂证。尽管《伤寒杂病论》对寒热错杂都有过精彩的论述,但正所谓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每个中医师的判断千差万别。是热是寒又不能量化,你认为的很热,可能在另一个人认为并不热。如果是明显的寒或热,稍懂中医的并不难分辨。比如前面提到的内热阳明腑实证,根据热的轻重,有无便秘,或投以白虎汤,或投以承气汤系列。但现实中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复杂在那里呢?一复杂在关于热的名称上,因为中医所说之热多种多样,很容易混搭。二复杂在又寒又热上,也即寒热错杂证。

中医所谓的热有许多意思,什么大热,发热,实热,燥热,虚热,湿热,郁热等等。其意思也区别银大,大热类似于自己燃烧起来一样,但并不是发高烧的体温升高;发热很好理解,就是体温高于正常值,一般有外感才会这样;实热的意思与大热相近,它其实专为区别虚热而立的,意思范围比大热更广,既有大热的意思,也有体内有实物的含义;燥热多指体内阴虚造成的热,类似于锅子没水在干烧,所以经常与阴虚联系在一起,叫阴虚燥热;虚热当然区别于实热,实热是身体尚好的属于强壮的人得的,而虚热是身体虚衰的差的人才有;湿热就像人呆在闷热的湿气很重的蒸汽房里,温病派全部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郁热多指气机不畅形成的热,多半呈现的是局部,比如肝郁生热。这里特别要强调《伤寒论》中的“虚烦”,也是中医所说的一种热,热并不明显,一般都是炎症引起的,是由某部位脏器虚引起的炎症反应。

所有的中医所讲的这些热,学中医的都要靠自己的悟性去领会。中医之所以区分这些热,当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精准用药。比如湿热,有湿有热,那用药上既要考虑去湿,又要考虚去热。选择药物时就首选又能祛湿又能去热的药物,比如*连,茵陈,这是凡有湿热多选*连的原因。再比如燥热,既然理解了燥热的原因是阴虚,那么用药上就要首选凉性的滋阴药,阴足了自然热也去了。

而寒热错杂,表现的又复杂一些。最常见的就是上热下寒,为什么常见,这与生理结构及水火特性有关。中医讲火性炎上,意思就是火的特点是向上的,而水的特性往下走,所以人很容易得上热下寒。比如口舌生疮,许多人会理解为是热引起的,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下寒引起的,用附子干姜温下焦,口舌生疮更容易好。判断的依据,可以从大小便,特别是口渴不渴入手。有的人满嘴生疮,一问口淡不渴,结合脉象迟脉,舌象色谈,明显就是里寒,非用附子干姜不可。限于篇幅,这里只举这么一个例子。

但需要重中之重提醒的是,临床中千万别在寒热上轻易下结论。中医是门主观性很强的学问,限于自身的流派,很容易带有色眼镜看问题。比如扶阳派的,如学艺不精,可能见稍有些寒的人,都认为是四逆汤证。如果是这样,那与张悟本的绿豆治所有病没什么区别,中医也只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巫术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