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患者男,50岁,右腕关节肿痛四年,伴晨僵30分钟左右,余关节无症状。查体:x线片示腕骨囊性变。RF1:40,请问能确诊类风关吗?
要高度警惕有类风湿的可能,可以做一个CCP抗体、AKA、血沉、C-反应蛋白及腕关节的超声或MRI检查,以帮助进行类风湿诊断。
案例2:患者52岁,类风湿肺纤维化。刚开始每天服强的松30mg。病情控制后,强的松减到5mg时开始出现身体发痒、手指僵硬等症状。现在每天服强的松7.5mg,至今类风湿肺纤维化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加重。
问:强的松长年服会不会引起其它疾病?这样的服药方法是否科学?类风湿肺纤维化有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类风湿的肺纤维化是一个慢性症状,不可能根治。如果目前的肺纤维化保持稳定状态,说明治疗还是恰当的;如果进行性的加重,则有必要加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强的松有不少副作用,所以在服药期间应该监测血压、血糖、骨质疏松、感染等。
案例3:患者女,患病多年治疗效果一直不好。最近知道对顽固性类风湿除药物外,可用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再用环磷酰胺(CTX)治疗。请问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如何?是否有一定的可靠性?治疗价格如何?
顽固的类风湿除药物外,可用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但两者都只是短期疗效,还要用药物来巩固治疗。曾对各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选用血浆置换后,再用CTX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这只是对部分患者而言,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费用较贵,不是首选治疗的方法。现在有各类生物制剂比如恩利、安佰诺等及小分子药物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等均可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跟你的主诊医生进行沟通选择。
案例4:患者女,21岁。发病症状:足前掌,足趾、足后跟、膝关节游走性疼痛四个月,期间有过多次低热,乏力,怕冷,月经来前疼痛加剧。检查结果:血沉80;HLA-B27阳性。X光片显示无明显变化,CT显示骶髂致密性骨炎。家族中多人B27阳性,也有关节轻微疼痛,但不严重。
问:以上情况及检查可否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是否还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依据主要靠临床表现以及骶髂关节的影像学,从你足跟痛,足前掌的表现要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关健的问题是骶髂关节的CT表现是致密性骨炎。有可能因为才四个月,所以CT还没有改变。建议定期观察,注意有没有腰疼,如果说腰疼,活动反而渐轻,这也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如有反复的腹泄或痢疾或有眼病,更像强直性脊柱炎。
案例5:患者于去年发作足后跟痛,医院诊断脊柱关节病,同时有乙肝小三阳。目前情况:c反应蛋白60多,脊柱无症状,主要是脚后跟和膝盖一直痛,用柳氮+扶他林,扶他林不用就疼,化验指标也没有好转,请问大夫这种情况能用甲氨蝶呤吗?
倒建议不用甲氨蝶呤,除了对肝脏的顾虑,关键是甲氨蝶呤对脊柱关节病的效果有待考量,可以用沙利度胺试试,而且它不影响肝脏。另外,同样可以考虑生物制剂的使用。
案例6:一个朋友的妈妈,长年受风湿困扰。曾因游走性关节疼痛以为是类风湿,治了没有效果。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骨关节炎和低血钾。一个医生朋友通过我们描述的症状觉得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目前是有口干,但是没有烂牙,有较为严重的牙周炎。眼干不明显,胸前,小手指和脚关节疼痛。问:是干燥综合征吗?
应当考虑干燥综合征的可能,医院的风湿免疫专科进行全面检查。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常常受累,可以有口干、眼干症状,但不一定同时出现,也不一定每个病人都有。通过医生的客观检查,可以找到口干、眼干的证据。另外,关节痛、肾小管酸中*引起的低血钾、骨质疏松、慢性肝功能损害、肺纤维化等都可以发生。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系统治疗。
案例7:患者去年8月份确诊的干燥综合征,之前一直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病几年中,几乎是依靠强的松来维持血小板,只要强的松一减量,血小板就降到最低多点。这几年反反复复血小板从来没有好好维持过,身上也出现很多的紫斑。
问:该怎么治疗才好?
干燥综合征的血液系统损害治疗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可以试用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或是环孢素,否则激素的用量很难减下来,长期服用势必造成副作用,一定要密切注意。
案例8:问SLE患者能打预防流感或者乙肝的疫苗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打,尤其是流感疫苗本身的价值就不大。至于乙肝疫苗如果非常有必要的话,必须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但仍有诱发病情活动的可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