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是我们中国人当下骨子里的一种意识,这主要是“中医重调养,解决慢性问题”的观念已经深入国民心中,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观点是对的,我们不缺这方面的养生理论及专业技术,但目前我们特别缺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为什么会这样,细细想来也觉得不可思议,从我个人的经历经验来讲,我认为是道理的高度整合、理解及变通运用方面;技术的运用和变化方面,这二者在每个人的学习高度上出现了不一致;这二者在教授者授人以渔的传递上出现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我现在想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学习角度和收获叙述给有缘人吧,望其有所感获。
我是半路转行进入养生这个领域,之前从事的都是医药方面的工作,中医这个行当可以比作是海洋,你一进去就会迷失方向,她导致你迷失的前提是你还有所得所学,这就好比你驾驶渔船入海,不管怎么走都能捕到鱼,但当你想要捕某一种高级的鱼类,需要的就不是会驾船、会撒网,这就好比我们会识字会读书一样,在这片海洋里还不够,我之所以进入这个行业,一来是因为这行容易进;二来这一行确实能够看到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三来是这行挑战多、让人容易迷恋。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
毛主席曾说过:中国为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中医,这句话当我而立之年时感觉深刻,学会诸多中医养生理论及技能,对自己和家人确实有许多帮助(这里的前提是排除急性病和一些内科疾病),这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实际帮助(其中包含的中医养生理念及技术)。
我们今天把许多需要长期服药及经常性复发的疾患称之为慢性病,在里来讲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血液循环系统问题;在外来讲诸如颈肩腰腿酸麻胀痛等经络不通等问题。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分享的就是经络方面的一些中医养生及技术,这也是入行者最开始学习乃至影响你一生的专业基础。
行业老生常漫谈经络,常觉的任何问题和方法都与经络有关,从这个感觉上我们经常会劝新生认真学习经络,那么如何学经络,学习经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等等,这些至关重。
《黄帝内经》云:经络者,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学者需要掌握经络的数量及分类(阴阳、表里、部位、流注)。
正统上来讲为12正经,分阴阳两别,及手足两部,加表里(脏腑)之分。
从阴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从表里(脏腑):阴对,肺心心包-脾肾肝;阳对,大肠小肠三焦-胃膀胱胆。
从手足:手对,肺心心包-大肠小肠三焦;足对,脾肾肝-胃膀胱胆。
合: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从流注:营气(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阴);卫气(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入五脏,又从五脏入脊柱上脑;手三阳自头走手,手三阴自手走胸,从胸入脊柱,又自脊柱上脑)。
在这里做一个三阴与三阳为何如此排列的解释,同类解释很多,此解释为个人理解,有可用之处可收之。我们来看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与三阳(阳明、太阳、少阳)这六组,古人将一个规律性的的事物划分认识,有这样一个特点:一个事物划分三面比较合适,常言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例如人可分为前后侧(左右同属侧面)即可,要知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即是古人的智慧,所及经络分阴阳,那么每一阴每一阳分为三级即是合适的,那么是根据什么来定义这三级的,当然是根据阴阳波动的能量大小及消长的规律来的。
阳为动为生,阴为静为藏,我们看待经络,要从阳入阴来论。首先阳之生为少阳,长为太阳、极为阳明;从阳转阴先及太阴,继而阴长至少阴,至阴极为至阴,拿我们一天来说:清晨阳光升起为少阳,至接近中午为太阳,到下午两点最热之期为阳明;近黄昏为太阴,到夜半为少阴,在接近日出之前最冷之时为厥阴。从这一日温度热量的变迁来看三阴三阳。
经络的学习是中医养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历代学家及当代专业人士著述颇多,本人在此做一些浅显的分享,只是希望读者多一些交流和收获,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