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男,47岁,年11月17日入院。
一、主诉:腹胀20余天,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天。
二、现病史:患者自诉于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食后饱胀感,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行特殊诊治,后饱胀呈进行性加重,饮水后腹胀明显,伴尿频、小便*,患者自行到当地诊所诊治(具体不详)后症状未贝缓解。3天前患者因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双下肢水肿,医院就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考虑“肝硬化、腹水”,现患者因自身原因遂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乙肝后肝硬化”收入我科治疗。其症见:巩膜*染,腹壁青筋显露,面色晦暗,疲倦懒言,伴全身乏力、口干,身目、小便*染,双下肢水肿,纳呆,眠差,大便约3-5次/天,时干时稀,呈黑色,近期体重增长约2kg。
三、既往史:有慢性乙肝病史,自诉已治愈。
四、查体:巩膜轻度*染,胸前可见蜘蛛痣,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明显,腹水征(++++),腹围cm,脐疝外突如乒乓球(6cmx5cmx5cm)。
五、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59x10^9/L,RBC2.91x10^12/L,HGB94g/L;肝功:白蛋白23g/L,总胆红素68.6μmol/L.直接胆红素43.8μmol/L,间接胆红素24.8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3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9U/L。腹部增强CT:1、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伴侧枝循环开放,盆腹腔积液。2、肝右叶钙化灶,肝右叶鼠肿;左肾囊肿;腹腔部分肠管壁增厚、水肿。
七、诊断:
中医诊断:鼓胀(正虚邪盛,水湿内停)
西医诊断: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脾大、门静脉高压)2.慢性乙型病*性肝炎活动期3.乙型肝炎小三阳4.肝功能不全5.低蛋白血症6.低钙血症7.慢性胃窦炎8.轻度贫血9.胆囊炎10.盆腔积液
·治疗过程·
一诊
一诊:目前腹水严重,腹部胀急,腹大如瓮,利水不应,虽有虚象,但形体尚壮实,尚有攻下之机。故先予以牵牛子、商陆各3g焙干研末,只服1剂以泄下逐水,腹胀减轻、腹水减少。当天小便量增至ml,腹部明显减小,腹围减至cm,治疗效果显著。
二诊:水饮消退,继以补虚,遵庄老医嘱予以香砂六君颗粒以健脾益气利湿,扶正祛邪。方中人参补气,尤善补脾气,为本方君药;白术固中气利湿,为健脾要药;茯苓除湿,健脾,此二味助人参补脾利湿;炙甘草补脾气,调和诸药;半夏燥湿,行水,降逆,可除腹胀;陈皮能行能降,善理脾胃之气;砂仁化湿行气,醒脾开胃,能助气血化生,养肝安五脏;香附、川子疏肝理气厚朴,善行腹气,气行则水行,以消腹胀;白芍养血柔肝,利小便,益气而不伤阴。以上诸药合用,可以健运中洲,消痰利水,除胀去鼓,对于肝硬化所造成的腹水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诊:患者精神好转,饮食改善,患者未诉腹胀,双下肢水肿尽消,略有口干,舌质干红,少苔,口唇干燥,脉弦滑。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水湿内停,阴血亏虚,茵陈五苓散合桂枝汤加减以温阳利水,养血和营。
主要方药:茵陈五苓散合桂枝汤加减
[6付]]煎水,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对比图
·预后及转归·
治服药后测腹围78cm,腹部平软,移动性浊音阴性。复查彩超示:腹盆腔内未见确切积液声像。
·按语·
用药如用兵,大敌当前,需有胆有识,出手果断。此患者入院时腹部胀急,水饮盛极,庄老查看患者后,认为患者虽虚象已显,但正气尚旺,仍有应用峻下逐水法的一线之机,遂果断使用,取得良效。如犹豫不决,姑息养奸,必后患无穷。
中药牵牛子、商陆峻下逐水剂,对肝硬化腹水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药力峻猛。此患者本虚标实,急则治标,首用峻剂祛饮,继以补气健脾以故后天之本,先攻后补,用药有章有法,有理有节。
《*帝内经·素问·五常*大论》:“大*治病,十去其六,常*治病,十去其七,无*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案庄老攻下逐水法仅此一剂,取效后随即改为补气健脾之法,不可贪功而使正伤。
中医经典病房简介
中医经典病房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承创新工程项目要求下成立的临床科室,科室以继承发展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为己任,以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疾病为目的。在深入学习《易经》《道德经》等传统中国文化书籍,继承《*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温病学派等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中医经典理论、方法,诊治临床疾病,在适宜病种的治疗上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为原则,患者的中医治疗参与率百分之百,具有简、便、效、廉的治疗效果。目前科室开放病床60张(与全科医学科共用),配有中医特色治疗室,煎药室。科室拥有各级医疗技术人员16人,其中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中医专家6人,中医医学博士2人。主攻病种:难治性发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难治性水肿。擅长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咳嗽、气喘、发热、头痛、胃脘痛、水肿、失眠等常见内科病症,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多系统复杂疾病、精神类疾病及心身医学疾病。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中药内服、中药膏方、中药灌肠、中药熏洗、中药雾化、中药离子导入、针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热奄包、砭术疗法、烫熨疗法、火龙罐、盘龙督灸、中医药膳、中药茶包以及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中医药技术项目,内调外治,针药共用,防治结合,全方位、多途径促进疾病康复。联系-/住院部